运动是良医,但对慢性病患者而言,如何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却是一门学问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劼若指出,针对不同慢性病患者的特点,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至关重要,科学运动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而不当运动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
对高血压患者来说,时间选择尤为关键。人体血压会在清晨6时至8时迎来第一个高峰期,此时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,导致血压升高。李劼若建议,下午16时至17时血压相对稳定,是更适合的运动时段。在运动方式上,对降压有较好作用的是有氧运动,如慢跑、步行、广播体操、骑自行车、游泳、打太极拳等。但他特别提醒,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、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患者,以及合并不稳定心绞痛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不建议运动,应先控制好病情并遵医嘱治疗。
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关注运动时间的科学选择。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男性的研究发现,下午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比上午运动的降糖效果更佳。研究显示,上午运动的第1周,患者会出现急剧血糖升高,这可能与高强度运动造成的日间激素波动有关。随着运动时间延长,身体逐渐适应后,早晨运动也能起到一定降糖效果。另一项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研究进一步证实,下午或晚上运动的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更为明显。李劼若表示,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,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选择,尤其对血糖控制不良者,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力运动。
对心脏病患者而言,运动安全尤为重要。李劼若指出,每天6时至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“早高峰”,因为早晨人体相对缺水,血液黏稠度增高,易形成血栓,同时上午血压达到峰值,容易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。他建议心脏病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,如踢毽子、打羽毛球、骑行、慢跑等。运动前需进行5至10分钟热身,运动后则要进行5分钟整理活动,让心脏逐步适应运动量的变化。“不要盲目追求运动强度和时间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才是最好的。”李劼若强调。
对于痛风及高尿酸患者,李劼若建议最好选择在下午运动,而处于痛风急性期的人群则不适合运动,需要休息并减少关节活动。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、太极拳、健身操、骑自行车及游泳等和缓运动,并可适量进行抗阻练习和关节柔韧性练习。他特别指出,此类患者应从较小运动量开始,循序渐进,以微出汗为度,防止过度运动。科学运动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一环。李劼若最后提醒,患者在制订运动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疾病特点,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和运动方式,才能让运动真正成为促进健康的良方。(转自11月19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6版)
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健康科普 >> 正文
运动是良医,但对慢性病患者而言,如何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却是一门学问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劼若指出,针对不同慢性病患者的特点,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至关重要,科学运动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而不当运动反而可能加重病情。
对高血压患者来说,时间选择尤为关键。人体血压会在清晨6时至8时迎来第一个高峰期,此时运动会增加心脏负荷,导致血压升高。李劼若建议,下午16时至17时血压相对稳定,是更适合的运动时段。在运动方式上,对降压有较好作用的是有氧运动,如慢跑、步行、广播体操、骑自行车、游泳、打太极拳等。但他特别提醒,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、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患者,以及合并不稳定心绞痛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不建议运动,应先控制好病情并遵医嘱治疗。
糖尿病患者同样需要关注运动时间的科学选择。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男性的研究发现,下午进行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比上午运动的降糖效果更佳。研究显示,上午运动的第1周,患者会出现急剧血糖升高,这可能与高强度运动造成的日间激素波动有关。随着运动时间延长,身体逐渐适应后,早晨运动也能起到一定降糖效果。另一项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研究进一步证实,下午或晚上运动的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更为明显。李劼若表示,根据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,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选择,尤其对血糖控制不良者,每周最好进行2次抗阻力运动。
对心脏病患者而言,运动安全尤为重要。李劼若指出,每天6时至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“早高峰”,因为早晨人体相对缺水,血液黏稠度增高,易形成血栓,同时上午血压达到峰值,容易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。他建议心脏病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,如踢毽子、打羽毛球、骑行、慢跑等。运动前需进行5至10分钟热身,运动后则要进行5分钟整理活动,让心脏逐步适应运动量的变化。“不要盲目追求运动强度和时间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频率和强度才是最好的。”李劼若强调。
对于痛风及高尿酸患者,李劼若建议最好选择在下午运动,而处于痛风急性期的人群则不适合运动,需要休息并减少关节活动。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、太极拳、健身操、骑自行车及游泳等和缓运动,并可适量进行抗阻练习和关节柔韧性练习。他特别指出,此类患者应从较小运动量开始,循序渐进,以微出汗为度,防止过度运动。科学运动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一环。李劼若最后提醒,患者在制订运动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疾病特点,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和运动方式,才能让运动真正成为促进健康的良方。(转自11月19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6版)